
2020年8月,貴州省黔西市一村民自建房發生火災,消防指戰員時間趕赴現場處置。但不幸的是,火災最終還是造成3人死亡,13人不同程度受傷。事后經調查,起火原因是被告人董某電動三輪車充電時,充電電源線發生故障打火引燃周圍可燃物蔓延引發火災。1月27日,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,貴州省黔西市人民法院已經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,法院以兩名被告人犯失火罪,分別判處兩人有期徒刑1年6個月。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,近年來因電動自行車起火引發火災并造成人員傷亡的事假頻頻發生。消防部門多次提及,電瓶車起火后3分鐘內,火溫即可達到千攝氏度,30秒內有毒氣體即可覆蓋整個房間,如果這些高溫煙霧進入人體呼吸道,則會導致嚴重灼傷,危及生命安全。

電動車充電時電源線發生故障引發火災致人員傷亡
經審理查明,被告人董某與妻子自建一棟7層的房屋對外出租。該房屋二樓至五樓自住,并租給他人居住。后董某的兒子蔣某注冊成立了一家廢品回收加工站,在該房屋一樓經營塑料廢品回收。整棟樓僅有一個通往樓下的樓梯。董某和蔣某將一樓的三間門面用于儲存回收的礦泉水瓶等塑料廢品。期間,董某、蔣某廢品堆放雜亂,社區工作人員曾多次上門提醒其廢品回收店存在安全隱患,并向董某下達安全隱患通知書,限期整改。董某和蔣某未予以重視疏于對易燃廢品及自接充電線管理,并長期在一樓堆放廢品的門面前為三輪車充電。
2020年8月31日凌晨1時許,董某的三輪車在一樓門面充電時,充電電源線路發生故障打火引燃周圍可燃物蔓延引發火災,造成三人死亡,十三人不同程度受傷,房屋財產損毀。經黔西市消防救援大隊認定,起火原因為董某電動三輪車充電時,充電電源線發生故障打火引燃周圍可燃物蔓延引發火災。
董某發現火情后,請求鄰居報警,并參與現場救援。蔣某得知火災發生后,趕到火災現場,配合公安機關調查。
有傷者從樓頂跳另外一棟樓的樓頂逃生 被告人稱沒有安全意識很后悔
一名被害人在證言中說,事發時候,租住的房子起火,她和丈夫就抱著孩子從二樓的窗戶跳樓逃生。董某家是做廢品回收生意的,一樓的三個門面主要堆放塑料制品、紙殼、瓶子等廢舊物品,他家一樓的三個門面堆放的這些廢舊材料的量很大。樓道空開經常跳閘。電瓶車充電在一樓前面外面靠路的屋檐那里,租房子的租戶,有電瓶車的,要不時也會在房東家一樓那里充電,所以用電量負荷很大。充電點的就是從屋里牽一個插板出來,在一樓房外屋檐那里供充電。房東家一輛電三輪車每晚充電到天亮。
另一名被害人稱,他租住在房子里五樓,發現著火后,他帶著孩子和妻子往樓上走,途中還將一個女的拖到了樓頂,從樓頂到另外一棟樓的樓頂,最后被消防隊的救出來。平時有人用電線從家里牽下樓來充電瓶車,董某家有兩部電瓶車,充電的電瓶車都停放在一樓。
被告人董某說,周邊有人對他家回收廢舊是有意見的,之前還有人去社區反映,在發生火災之前,家里是堆放滿了的廢品的,大約有五車左右的塑料,有十噸左右的廢舊品。一樓堆放的這些廢品屬于易燃物品,主要是廢膠盆、廢洗衣液瓶、廢洗潔精瓶、廢礦泉水瓶、汽車的廢保險杠、以及少量的廢鐵、廢銅、廢鋁。他知道這些廢品有引發火災的風險的,但是家里購買了滅火器的,并且這么多年來也未發生過火災的情況。家中有一個滅火器是放在一樓樓梯間下的廁所里面的,當時起火的時候沒有找到這個滅火器,這個滅火器一直沒有使用過,他也不會使用滅火器。家中堆放大量易燃物品會有很大的消防隱患,但是他沒有采取任何的防范措施。董某稱,他現在很后悔,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安全防范意識,所以才造成這么大的后果。
蔣某則稱,之前有人去反映他家收廢品影響到周邊衛生和交通了,他們就把回收的廢品都移到家里了。家里平時收集廢品主要以塑料為主,鐵塊和廢紙占少數,發生火災之前家里是堆放滿了廢品的,有十多噸左右的廢舊品,主要是廢膠盆、廢洗衣液瓶、廢鋁等。一樓基本上是堆滿了的。一樓堆放的這些廢品是屬于易燃物品,他知道這些廢品有引發火災的風險的,家里的電瓶車平時都是從家里牽電線到一樓門口充電。
兩被告人犯失火罪 均獲刑1年6個月
庭審中,董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、罪名及量刑建議均無異議,自愿認罪認罰,庭審過程中亦無辯解意見。蔣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、罪名及量刑建議均無異議,自愿認罪認罰,庭審過程中亦無辯解意見。
法院認為,董某作為自建房出租人及廢品回收站實際經營管理者,對存在消防逃生隱患的出租房的安全隱患未引起重視并加以防范;蔣某作為廢品管理站負責人,在參與經營管理過程中,未對廢品回收經營場所內的安全隱患未引起重視并加以防范。二被告人安全意識淡薄,未盡到安全注意義務,在出租房屋及經營場所的管理中疏于監督管理,引起火災,造成多人死傷的后果,構成失火罪。
法院一審以董某犯失火罪,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;以蔣某犯失火罪,判處其有期徒刑1年6個月。
相關新聞
電動自行車起火爆炸事故頻發電氣故障和自燃是造成火災主要原因
近年來,電動自行車憑借其經濟、方便等特點,成為公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。相關數據顯示,近年來,我國電動自行車年銷量超過3000萬輛,社會保有量接近3億輛。與此同時,近年來因電動自行車起火引發火災并造成人員傷亡的事假頻頻發生。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2021年7月曾發布信息,從火災場所看,居民住宅、自建房和沿街門店是電動車火災高發場所。從起火原因看,電氣故障和自燃是造成電動車火災的主要原因,分別占電動車火災總數的62.1%和23.5%;而過充電、電池單體故障、電氣線路短路是導致電動車電氣火災的根本原因。從發生月份看,電動車火災隨氣溫升高呈逐月上升的趨勢明顯。
此前,消防部門也曾多次提及,電瓶車起火后3分鐘內,火溫即可達到千攝氏度,30秒內有毒氣體即可覆蓋整個房間,煙氣溫度超過1000℃,4分鐘左右,煙氣就可以充滿整個建筑樓梯間,如果這些高溫煙霧進入人體呼吸道,則會導致嚴重灼傷,危及生命安全。